股權激勵通常存在什么誤區? 接下來一起看看吧!!!
市面上通常有三類人在做股權激勵:一類是律師,他們通常是為初創的微小企業做股權激勵,他們做的股權激勵更多的是從合規性的角度考慮。
另外一類是券商,他們通常是針對準備上市的企業,主要從資本的角度來運作股權激勵,實現資本的套現。
第三類是企業管理咨詢公司,大的咨詢公司主要服務國企或是大型企業,而小的咨詢公司主要服務中小企業。
股權激勵的第一個誤區是,律師和券商實際上做的不是股權激勵,而是股權分配。以為一份協議就是股權激勵,實際上并不是,這是股權分配。因為激勵實際上要體現出,做得好與做得差得到的回報應該是不一樣的。而律師和券商在分配股權的時候往往沒有考慮績效因素。
第二個誤區就是,以為只要做股權激勵靠自己就能解決一切。在網絡上或者去聽課后,得到了一個股權激勵方案的模板。一拍腦袋,便在公司內部開始了股權激勵,最終股權激勵的效果不明顯,老板也因此勞心費力。
第三誤區就是,以為一個股權激勵方案都是通用的。其實不然,不同的企業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所以適用的股權激勵方案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