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企業文化已經成為每個人都可以談論的熱點話題,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企業文化的認知水平是建立優秀文化的第一步。對企業文化的認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它需要逐步進行的,經過大量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我們認為企業文化的認知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1、混亂階段
在企業的現階段,高級管理人員可能永遠不會接受企業文化理論,或者只是通過報紙,雜志或培訓對企業文化有一些基本了解,但他們不知道該怎么辦。如何體現“以人為本”和“創新”呢?這些問題將深深困擾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一些企業投入了一些時間和精力,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將企業文化置于“冷宮”中,仍然按照原始思想和方式進行管理。
此外,許多企業歪曲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質,不努力提升和塑造價值觀。相反,他們渴望獲得快速成功和即時獲利。他們將企業文化建設視為一種競爭策略。他們希望通過文化建設,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凝聚力,提高經營業績。因此,將引入CI,大力進行文化和娛樂活動,進行培訓和討論,但這只是企業文化的代表,不是本質。因此,企業文化建設往往“雷聲大,雨滴小”。從長遠來看,企業文化常常成為“形式主義,虛擬的但不是真實的”的代名詞。
2、片面階段
許多企業可以擺脫對認知的“困惑”,對企業文化有相對正確的理解,更多地關注企業文化的建設,開始細化和塑造自己的企業文化,但往往是單方面的。具體表現如下:
(1)文化沒有個性
在文化塑造的過程中,國內企業始終秉承“以人為本,團結協作,拼搏創新”的企業理念。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也沒有兩家企業具有相同的文化。企業文化受企業家的個性,行業特征,企業歷史,愿景和目標,發展戰略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企業文化是企業自身成功經驗和思想的總結和促進,因此應具有較強的獨特性。
“索尼的開拓精神”,諾基亞的“以人為本的技術”,松下的“以人為先”,惠普的方式,迪斯尼的“想象力和魔幻文化”,這些杰出的公司都從自己的企業角度提煉和推廣自己的文化,非常富有個性化的。
(2)缺乏核心理念
有些公司從愿景,使命,價值觀,理念和精神到人才理念,營銷理念,研發理念和競爭理念完善了公司的概念,但它們常常使員工感到困惑,并且不知道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我們認為,企業文化必須明確企業的核心概念,包括其使命和核心價值,這是企業運作和發展的動力和最高標準。
使命是企業發展的責任感,追求和理想,是崇高的精神境界。例如,當索尼開始自己的業務時,就決心改變世界上日本產品的“低價和劣質”形象。在1886年成立之初,強生就以“減少痛苦”為理想。到1908年,這一目標逐漸成為企業的經營理念,并將客戶服務和員工關懷放在了股東報酬之前。
核心價值觀是組織長壽的基本宗旨,即公司堅信并堅持的最高指導原則。核心價值觀不同于一般價值觀,通常只有3到6。小羅伯特·約翰遜(Robert Robert Johnson)寫下約翰遜的信念并非基于信念和利潤理論,而是因為他深切支持并希望保留“客戶至上”的價值。
(3)企業文化不一致
在企業的這個階段,企業文化趨向于給人們一種相對寬松的感覺,也就是說,概念可能無法與系統,行為和物質統一。這個概念提倡創新,但公司實際上可能更為保守,不允許失敗。
3.系統階段
如果可以正確地理解和系統地構建企業文化,那么可以說,至少從表面上看,它基本上是一種相對優秀的企業文化。制度建設的意義是從四個層面塑造企業文化,并且具有統一性。這四個級別是:理念,制度,行為和物質。
以前,我們為一家空港地地面服務公司進行了企業文化建設。該公司是首都機場和新加坡璋宜國際機場合資成立的。該公司的總經理由中國和新加坡每兩年輪流擔任一次。該公司主要從事首都機場的客運,貨運,特殊服務,飛機維修等服務。 BGS引進了新加坡本地服務公司的先進管理方法,并以新加坡人員為最高管理人員。因此,企業管理十分規范,人員素質較高,在行業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2000年,公司重新整合并塑造了整個企業文化:
首先,通過診斷和討論,公司決定以“卓越服務”為核心來塑造企業文化體系,而RE通過采用這種方法完善了公司的觀念體系,包括價值觀,經營理念,企業精神等。
其次,針對公司激勵機制薄弱環節,設計了相應的激勵與溝通系統。
第三,規范高,中,基層和普通員工的行為。高級管理人員需要定期進行自我檢查,舉行交流會和定期拜訪;
最后設計了相應的VI,海報等的表面文化。從引進到實施,整個企業文化建設歷時一年,極大地提高了企業運作和發展的指導作用。
4.實踐階段
如果一般企業文化建設能夠進入系統階段,就應該能夠體現企業文化的力量。企業的管理水平已經大大提高,但是制度建設的企業文化仍然浮出水面,特別是對于那些利潤豐厚,員工福利高的企業而言。這些企業的經理將更加注意兩件事:
1,如何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使公司能夠保持當前的競爭優勢,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2,如何樹立優秀的企業文化,使企業可以常青,永遠年輕。
企業文化的這一階段稱為“實踐階段”。在哲學上,它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無論企業文化的理念多么令人愉悅和深刻,如果不能轉化為員工的行為,它將成為一種形式。因此,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在于實踐,即將思想轉變為企業制度,流程,戰略和其他行為。
構建企業的理念體系并不難。困難的是如何將這些想法整合到企業的日常管理和員工的日常行為中。如果這個問題能夠解決,企業文化建設將進入更好的“實踐階段”。
5.省悟階段
企業文化的最高水平是“形式與精神的統一”。企業的“形式”包括所有外部事物,包括企業系統,流程,戰略,組織結構,責任和權力系統,領導風格,產品等,而“精神”是指愿景,價值觀,使命,精神,經營理念等,指導企業發展。 “形式與精神之間的沖突”的企業文化將導致“精神分裂癥”,因為員工不知道要遵循什么。
企業文化的最高階段是“省悟”階段。在這一時期,企業需要追求“人與自然的統一”的思想。企業需要考慮如何順應天道,包括經濟規律,道德規范和人類觀念。他們需要將人的需求與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增強企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惠普之道,索尼的開拓精神和波音的“永遠的開拓者”就是明確的證據。
企業文化的最高階段對企業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業中的禪宗人要有智慧和修養,“惠普之道要用獨特的智慧去把握。事物之間的本質和差異。
孟子說:“人的本性就像水的本性”。作為企業家或高級管理人員,他們需要從人性的角度“延伸”,將人性像水一樣對待,根據情況進行指導而不是“追逐和阻礙”,從滿足人的需求的角度構建企業文化,以及真正體現“以人為本”。我們都知道大禹防洪的故事。在大禹之前,舜采用了“封鎖”的方式。結果,水壩越高,洪水越多,洪水越多。但是大禹采取“疏red”的方式來適應水的性質,而不是強迫他改變,以達到“控制水”的目的。
從禪宗的角度看世界,一切事物都有密切的關系。作者曾經用““饅頭”作為比喻,饅頭中水與面的關系來解釋企業中文化與制度、無形與有形、硬性與軟性的關系,其實就是一種“悟道”。文化管理是一門藝術。經需要管理者從哲學的角度回答以下基本問題:企業文化是什么,為什么要建立企業文化以及如何從哲學的角度來建立企業文化。如果他們能夠解決這些問題,他們一定能夠進入“省悟”的階段。